生于1949年10月1日,与共和国同行

2009-08-19 16:5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949年10月1日亥时,龙口市海岱公社(现经济开发区沟头于家村)的伤残复员军人周世堂家添了一个大胖小子,距离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才过去6个多小时,爷爷就为这个孩子取名为“周开国”,小名恩民,即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恩人。   

  60年来,周开国的人生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经历了大跃进时的“颗粒归仓,大炼钢铁”,作为老三届参加过建设兵团去内蒙古“屯垦戍边”,改革开放后则“四海为家”参与了大连、烟台、宁波等多个地方的港口建设,为一个个曾经的小渔村带来繁华。而现在 ,已经退休在家的周开国每天跑步、游泳,享受着惬意的生活。

  1949年10月1日  

  与新中国同一天生日
  

  “我的父母都是龙口人,父亲周世堂1944年参军,1947年在招远的一次阻击战中,当排长的父亲率领的三四十人几乎全部阵亡 ,就剩下了他和一个通讯员”,周开国说父亲当时腿部被子弹打穿,头部也被炮弹皮砸破,耳朵也被震聋了,通讯员把当时已昏迷不醒的周世堂背到了一个用玉米秸秆搭起的窝棚里,随后去找医生,但一直没有回来。第二天,一位放羊的大爷发现了周世堂,把他送到了后方医院。  

  伤好复员后,周世堂回到老家经人介绍,和一个名叫于爱香的姑娘于1948年结婚,1949年10月1日亥时,家里添了一个儿子,由于正好是“开”字辈,爷爷就给他取名“周开国”,小名“恩民”。周开国说,后来听大人讲,当时,家里的成分是“贫农”,姑姑、叔叔也都年纪不大,所以父亲的救济粮就成了一家人的救命粮,但是一季度才能领一次,根本吃不饱。  

  因此,参军前学过缝纫手艺的周世堂于1950年来到青岛的服装合作社工作,周开国则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着。   

  周开国说家里几个兄弟的名字都很有意义,1952年出生的大弟弟名叫“开政”,小名“公民”;1958年出生的小弟正值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前一年,所以叫“开庆”,小名“跃进”。  

  1958年  

  吃睡在田间颗粒归仓
  

  周开国,小时候每到过生日的时候他都特别兴奋,还为自己是10月1日的生日而自豪:“这样我的生日就不会被父母忘记,而且那天多热闹啊,大家都在庆祝新中国的生日,也就顺便帮我庆祝了。”周开国回忆,其实那时候过生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生日礼物,能吃一碗面条就不错了,但还是感到非常开心。  

  1958年,周开国在龙口老家读到了小学二年级,“当时学校已经基本不上课了,家家户户的门也都锁起来,钥匙统一交给公社干部保管,家里的锅、老式橱柜上的铜把手、铜锁等也都已经拿去冶炼,无论大人小孩一律住在田间用玉米秸秆搭起的窝棚里”,周开国说当时有个口号叫“颗粒归仓 ”,那可不是说着玩的,大家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在地里干活,吃饭就是在地里挖个坑,熬点玉米稀饭喝。  

  孩子一般在地里掰玉米棒子 、捡地瓜和粮食粒子 ,经常困得就在田里睡着了。“有次,老师让我捡粮食粒,一直到天黑好不容易捡满了一瓶子,一个比我大点的孩子调皮,又全给我撒土里了”,周开国说他只好一边哭着一边再把粮食捡起来,那种夜色中的无助,至今让周开国印象深刻。   

  1968年   

  初中毕业赶上老三届
  

  1959年,周开国被父母接来青岛,但由于转学证上没有填学习成绩,没有学校愿意接收他,周开国又只好在临清路小学从一年级开始读起。“当时父亲的单位在海泊路63号分给父母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 ,我们一家五口人就在里面生活了10多年”,周开国说。  

  小学毕业后,周开国考入了青岛9中,“我当时成绩还不错,排在全校100来名,但是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尤其是到了初二,我们就不怎么上课了”。据周开国回忆。1968年,他初中毕业。  

  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这批知识青年大规模地上山下乡。周开国初中毕业后没有在青岛分配到工作,在家里赋闲两年之后,报名参加了内蒙古建设兵团,并通过了考核。  

  1970年9月8日  

  奔赴内蒙古屯垦戍边
  

  1970年9月8日,周开国乘火车赶往内蒙古,“记得当时一个专列坐得满满的,估计得有一两千人吧”,周开国被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20团一连,来到河套地区的乌拉特前旗“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周开国当年已经21岁,在连队里偏大,领导就让他当新兵班的班长,带领着20多个人乘火车到乌拉特前旗的公庙子车站,来自陕西的王排长接他们去连队,“我们把行李放在马车上,跟着王排长走,大约走了5公里路,大家都开始累了,问他还有多远?他就总说快到了”,又穿过了一片红柳树林,看到了黄河,王排长鼓励大家过了黄河就快到了,乘坐渡船过黄河后天已经黑了,而这时他们已经连续走了四五个小时,王排长偷偷告诉周开国:“给大家鼓鼓劲,还有5公里的路呢!”  

  在排长不断“忽悠”下,20多个年轻人走过两边都是水淖的草甸子,走过有青蛙叫个不停的芦苇丛,过了小桥终于到达了营房。一看营房,大家都傻眼了,有的房子垒了一半,有的房子才刚刚打完地基!周开国他们先被安排着住到老乡家里,“当时我们还想着,连部迎接新兵肯定得招待我们一顿好吃的,没想到就是炖的海带、萝卜条,没有油水,就是放了点盐,吃的饭就是窝窝头,可以想象,我们到兵团后的第一天,饭菜的滋味实在不怎么样”,周开国笑着回忆。  

  周开国他们到了兵团,先是盖营房、修路、修水渠,然后就是种水稻、改良土壤,“田地里的土黏性特别大,我们就趁着冬天从营房附近挑沙过去和土搅拌在一块,改善土质”,周开国说当时大家都年轻力壮、干劲十足,唯一折磨大家的就是天天吃不饱饭,“当时不论男女,一律每个人每个月45斤粮食,女的都吃不饱,别说我们男的了。”   

  虽然当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一帮热血青年在建设兵团的日子也格外团结温馨,“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了,浑身哆嗦,当时到处冰天雪地的,屋子里都结着冰,但我的战友孙卫国还是冒着深夜的寒冷大老远赶到团部去把卫生员叫来给我打针”,即使到现在这份战友情都没有淡漠,“我们青岛的战友基本上每年都聚一次,1995年我们团还在青岛搞了一次聚会。”   

  1971年春,周开国调到连部做文书,1972年又当排长带一帮从绍兴去的新兵。因为父亲是残疾军人,1973年1月份,周开国通过民政局以回青照顾父亲的名义调回青岛。

  1978年4月22日  

  租8平方米的房子结婚
  

  回青岛后,由于当时没有就业指标,周开国只能做一些临时工作,经常在八大关、太平角一带推着小车,跟着房产局的人修缮房子。到了1975年,终于等来了工作指标,周开国进入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工作,后来简称航务二公司。  

  “在建设兵团时三年不准谈恋爱,1977年10月份经别人介绍,我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李怀美,1978年4月22日结的婚”,周开国说当时自己一个月39元的工资,做车工的妻子每个月是32.5元的工资,“我们在潍县路43号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房子结的婚,在朋友的帮助下我自己做了个大橱,花39元从上海买了一张双人床,现在还用着呢,我记得当时还买了一个写字台、两把椅子、四个凳子”,周开国说到了1979年,生了女儿,单位就在标山路分给了他们一间16平方米的房子,是团结户,两户人家共用厨房和卫生间,在这所房子里,一家人一直生活到1996年单位集资盖房。  

  “结了婚,要每个月给老人养老费,后来又有了孩子,当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周开国说当年买红灯牌收音机的30多元都是夫妻俩省吃俭用了好几个月才攒起来的。随着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收音机换成了12寸的黑白电视机、18寸的彩电,“但由于一家三口就这么一间房子,女儿每天放学后都是背对着电视机趴在一台缝纫机上写作业”,周开国说妻子看电视时为了不打扰女儿,都是戴着耳机,“女儿也真的很争气,做作业时从来都不回头看电视,写完了作业就洗漱然后爬到我给她做的小吊铺上睡觉。”  

  1987年  

  再捧书本后当上船长
  

  改革开放后,周开国的单位以“四海为家,为中国的筑港事业贡献力量”为口号,参与了中国多个港口的建设工作,而周开国也和同事们一起“四海为家”,“南海、黄海、东海我都去过了,北到辽宁南到福建,还有龙口港、蓬莱港、烟台西港、日照港、威海港、宁波港,青岛港5号、6号、8号码头等,我都参与了施工,在驳船、拖轮、挖泥船、起重船、铺排船、整平船等各种各样功能的船只上工作过”,周开国说虽然自己文化底子薄,但一直都用心学习专业知识,1987年,还到天津参加了培训班,用三个月的时间系统学习了气象、航海、施工技术等诸多专业知识,“虽然我基础低,学得很吃力,但最后还是考取了二等船大副”,周开国说。  

  这些年来,周开国一直是单位的业务骨干,看着自己工作过的一个个小渔村因为有了港口,而变得日益繁华和兴盛 ,周开国总是感到由衷地欣慰,不过对妻子 ,他也有着一份愧疚和感谢:“我这些年来一直工作在外,往往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有的时候半年才能回来一次,家里的事儿基本上什么都照顾不上了,她非常辛苦。”但正是靠着一家人的努力,家里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1999年2月,周开国从长江口休假回来,当天下午就给家里添置了一台29寸的彩电,还花一万多元给女儿买了一台电脑。  

  2004年,完成了长江口航道的疏浚工程后,周开国从铺排一号船船长的位子上退休,现在女儿也已经拿到了上海同济大学的博士学位在青岛大学工程学院任教,并且已经结婚生子,女婿在外企工作。而当年周开国花大价钱买给女儿的电脑也早已被淘汰,“人家夫妻俩早就都用上笔记本了”。   

  周开国说自己退休后的生活非常惬意,每天跑步五六千米锻炼身体,为了减肥下午还经常去游泳,妻子则喜欢上上网、炒炒股,夫妻俩还整天琢磨着怎么吃得健康,经常吃的都是玉米、地瓜和芋头。“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切身感受了我们国家60年来的变化和进步,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即将迎来新中国和自己共同的生日,周开国说,他期盼着祖国更富强、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胡胡]

相关专题:建国六十周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共和国 1949年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